王兵律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,现系重庆平正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、合伙人,重庆市律协第2、3、4届行政业务委员会委员、第7届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。执业十几年来,承办了大量的民事、经济案件及刑事辩护,因精湛的业务技巧和深厚的法... 详细>>
律师姓名:王兵律师
手机号码:13110128350
邮箱地址:371939897@qq.com
执业证号:15001200310973066
执业律所:重庆平正律师事务所
联系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一路78号国际商会大厦26层重庆平正律师事务所
审理法院: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
案号:(2017)渝0105民初1403号
代理律师:王兵
委托人:原告
判决结果:
1、被告偿还借款人民币5万元。
2、被告支付2015年2月21日至2016年12月20日利息3300元。
3、被告被告从判决生效10日起支付资金占用利息(以人民币5万元为基数,按6%的年利率支付资金占用利息至还清为止)。
案情简介:
2014年7月18日被告何某容以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为由,找原告借钱。在案外人贾某英的担保下,原告于当日给付借款3万元给被告,借款期限至2015年2月20日,被告何某容在借条上用“小名”何某瑮签名。其后,被告在前款未还的情况下,于2015年1月30日及6月19日又以相同理由,分别再次借款1万元。由于被告在借款期限到期后,一直未还款,在原告多次催促下,被告于2016年9月7日单方出具《还款协议》,明确借款总额为人民币5万元。之后,由于被告何某容一直未予还款,在原告的委托下,代理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代理意见:
一、借款事实真实存在,被告应承担还款责任
首先,从民间借贷的习惯性做法看,借条既是《借款合同》,也同时起收条的作用。
其次,从借条的内容看“今借到”,表明原告完成了支付行为,被告已经“借到”款项。
再次,被告于2016年9月7日单方出具的《还款协议》,也表明被告认可收到了5万元的借款,并自认没有归还。根据现有证据,已经足以表明借款事实真实存在,被告已经构成违约,应承担还款责任。
二、2014年7月18日《借条》落款使用“别名”问题
1、几份“借条”的笔迹相同,都是同一人书写形成,可以证明为同一人。
2、被告何某容于2016年9月7日出具的《还款协议》,将3万元的借款纳入借款总额,表明被告对借款事实是认可的,也同时表明“何某瑮”即被告何某容本人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